• English


刘飞禹

创建时间:  2020-06-14  裴志茹   浏览次数: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委员。2007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随后进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20089月至2009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201111月至201211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访问学者。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Acta Geotechnica中国公路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E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参编规范2部。主要从事地基处理、固废再利用、交通岩土、地下结构、BIM和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2020.05~至今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教授

2017.03~2020.5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教授

2011.11~2012.11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 访问学者

2009.3 ~2017.2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2007.3 ~2009.3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讲师

2003.3 ~2007.3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博士

2000.9 ~2003.3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

1996.9 ~2000.6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



获奖及荣誉称号

2023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4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3年获江西省第五届江西公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3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2023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获上海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10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近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S.X. Zhang, F.Y. Liu*, W.X. Zeng, M.J. Ying. Experimental and DEM analysis for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e between sand and irregular concrete under dynamic normal loading[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24, 173: 106514.

[2] Zeng W, Liu F*, Ying M. Test and DEM study on cyclic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of stereoscopic geogrid–soil interface[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4,52(2) :196-208.

[3] F.Y. Liu, H. Li, J. Wang.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staged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with PHD-PVD for waste slurry treatment[J]. Acta Geotechnica,2024,19:2487–97. https://doi.org/ 10.1007/s11440-023-02027-8.

[4] F.Y. Liu, C.B. Gao. Cyclic shear behavior and BoBiLSTM-based model for soil-rock mixture-concrete interfac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26: 136031. https:// doi.org/ 10.1016/j.conbuildmat.2024.136031.

[5] S.X. Zhang, F.Y. Liu*, W.X. Zeng, M.J. Ying. Macro and Mesoscopic Shear Behavior of Interface Between Sand an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JRC Under Cyclic Load[J]. Acta Geotechnica,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440-024-02320-0.

[6] W.X. Zeng, F.Y. Liu*, X.X. Zhu, et 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investigation of shear behaviour of 3D geogrid–sand interface[J].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 2024, 31(2): 140-150.

[7] S.X. Zhang, F.Y. Liu*, M.J. Ying, W.X. Zeng. Test and Prediction for the Shear Behavior of the Sand–Irregular Concrete Interface under Constant and Dynamic Normal Loading[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4,180: 108620.

[8] Shixun Zhang, Feiyu Liu*, Weixiang Zeng, Mengjie Ying. Analyzing cyclic shear behavior at the sand–rough concrete interface: An experimental and DEM study across varying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24. http://doi.org/10.1002/nag.3713.

[9] Meng-jie Ying, Jun Wang, Fei-yu Liu*, Xin-yi Liu, Miao-miao Ge. Effect of particle overall regularity on macro- and microscopic shear behaviour of geogrid–granular-aggregate interf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2024,accepted.

[10] F.Y. Liu, Jun Fu, Mengjie Ying. Analysis of macro and mesoscopic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id and rubber–sand mixture interface under normal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2024, accepted.


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交通荷载作用下立体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失稳机理及对策”(52378355), 2024.1-2027.12.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填方网格状立体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灾变机理及防控对策”(52078285), 2021.1-2024.12.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絮凝-真空预压-电渗联合处理吹填流泥的加固机理及固结理论研究”(51878402), 2019.1-2022.12.

[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格栅加筋三明治形混合填料挡土墙的变形机理研究”(51678352), 2017.1-2020.12.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格栅加筋Sandwich 形黏土-砂混合填料挡土墙的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51478255), 2015.1-2018.12.

[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研究”(50808119),2009.01- 2011.12.

[7] 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格栅加筋混合填土挡墙的破坏机理及变形控制研究”(14ZR1416100), 2014.7-2017.6.

[8] 主持上海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基加筋道路的应变软化特性研究”, 2008.1-2011.01.

[9] 主持横向项目:济阳路改造项目中路面差异沉降控制方法研究,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2018

[10] 主持横向项目: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19

[11] 主持横向项目: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边坡支护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增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20

[12] 主持横向项目:软弱地层叠交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20

[13] 主持横向项目:高填方加筋土挡墙地震响应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21

[14] 主持横向项目:城市地下管网智能管理平台开发项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

[15] 主持横向项目:加筋桥台的静动力稳定性研究,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

[16] 主持横向项目:花岗岩残积土剪切特性及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浙江华东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


发明专利:

[1] 潘涛,刘喜东,刘飞禹等.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2110696 970.X, 授权时间: 20240719日。

[2]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一种真空电渗复合电极.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410054144.5, 授权时间: 20160525日。

[3]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长短型阴极间隔布置的真空-电渗联合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系统.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310258299.6,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4] 刘飞禹, 张乐, 王军, 蔡袁强.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粘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210425392.7,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5] 刘飞禹, 王逸杰, 王军. 一种增压式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1410054257.5,授权时间: 2017028日。

[6] 刘飞禹, 沈春春, 王逸杰, 王军. 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1510739224.9, 授权时间: 20170725日。

[7] 刘洪波,李水江,叶永康,曾威翔等. 应用于含石土质的热熔型可回收锚索的制造使用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22 1 0054804.4, 授权时间: 20231121日。

[8] 刘飞禹, 王攀. 一种适用于大型直剪仪的剪切盒.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420780501.1,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9] 刘飞禹, 王攀. 三明治形加筋土.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420504423.2, 授权时间: 20150225日。

[10] 刘飞禹, 张乐, 王军, 蔡袁强. 真空预压法的立体式密封接头及真空预压法排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220565057.2, 授权时间: 20130904日。

[11] 刘飞禹, 林旭, 王军. 施加循环荷载作用的大型界面特性直剪仪.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 201320416005.3, 授权时间: 20131225日。

[12]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申请号: 201410444468X, 受理时间: 20140903日。

[13] 刘飞禹, 陶宇. 热真空预压联合太阳能间歇供电电渗处治吹填土. 申请号: 201910503651.5, 受理时间: 20190612

[14] 刘飞禹, 曾威翔. 一种温控双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直剪仪. 申请号: 202111497931.3, 受理时间: 20211209日。


主编教材:

土木工程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1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

基础工程 工程经济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地下结构 房屋建筑学

研究生:

高等基础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

上一条:刘文光

下一条:李春祥


刘飞禹

创建时间:  2020-06-14  裴志茹   浏览次数:   


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副院长,土木工程系党总支书记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上海市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编委,国际土工合成材料协会(IGS)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分会软土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委员。20073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随后进入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期间,20089月至2009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201111月至201211月在美国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做访问学者。已在国内外权威期刊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Acta Geotechnica中国公路学报,岩土工程学报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0余篇,EI收录论文7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20余项,获得专利授权10余项,参编规范2部。主要从事地基处理、固废再利用、交通岩土、地下结构、BIM和智能建造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学习工作经历

2020.05~至今 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 教授

2017.03~2020.5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教授

2011.11~2012.11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 访问学者

2009.3 ~2017.2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副教授

2007.3 ~2009.3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 讲师

2003.3 ~2007.3 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博士

2000.9 ~2003.3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硕士

1996.9 ~2000.6 中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本科

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受闸北区组织部委派,在闸北区房屋土地管理局挂职锻炼,任局长助理。



获奖及荣誉称号

2023年获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4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3年获江西省第五届江西公路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2023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

2023年获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

2022年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1年获上海大学本科教学成果二等奖

201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获上海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

2010年获上海大学优秀青年教师奖


近期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代表性论文(*为通讯作者)

[1] S.X. Zhang, F.Y. Liu*, W.X. Zeng, M.J. Ying. Experimental and DEM analysis for the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face between sand and irregular concrete under dynamic normal loading[J].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2024, 173: 106514.

[2] Zeng W, Liu F*, Ying M. Test and DEM study on cyclic hysteresis characteristics of stereoscopic geogrid–soil interface[J]. Geotextiles and Geomembranes, 2024,52(2) :196-208.

[3] F.Y. Liu, H. Li, J. Wang.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a staged vacuum preloading method with PHD-PVD for waste slurry treatment[J]. Acta Geotechnica,2024,19:2487–97. https://doi.org/ 10.1007/s11440-023-02027-8.

[4] F.Y. Liu, C.B. Gao. Cyclic shear behavior and BoBiLSTM-based model for soil-rock mixture-concrete interfaces[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24, 426: 136031. https:// doi.org/ 10.1016/j.conbuildmat.2024.136031.

[5] S.X. Zhang, F.Y. Liu*, W.X. Zeng, M.J. Ying. Macro and Mesoscopic Shear Behavior of Interface Between Sand and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JRC Under Cyclic Load[J]. Acta Geotechnica,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440-024-02320-0.

[6] W.X. Zeng, F.Y. Liu*, X.X. Zhu, et al.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investigation of shear behaviour of 3D geogrid–sand interface[J]. Geosynthetics International, 2024, 31(2): 140-150.

[7] S.X. Zhang, F.Y. Liu*, M.J. Ying, W.X. Zeng. Test and Prediction for the Shear Behavior of the Sand–Irregular Concrete Interface under Constant and Dynamic Normal Loading[J].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4,180: 108620.

[8] Shixun Zhang, Feiyu Liu*, Weixiang Zeng, Mengjie Ying. Analyzing cyclic shear behavior at the sand–rough concrete interface: An experimental and DEM study across varying displacement amplitudes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2024. http://doi.org/10.1002/nag.3713.

[9] Meng-jie Ying, Jun Wang, Fei-yu Liu*, Xin-yi Liu, Miao-miao Ge. Effect of particle overall regularity on macro- and microscopic shear behaviour of geogrid–granular-aggregate interfa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mechanics, ASCE,2024,accepted.

[10] F.Y. Liu, Jun Fu, Mengjie Ying. Analysis of macro and mesoscopic shear characteristics of geogrid and rubber–sand mixture interface under normal cyclic loading[J].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ASCE,2024, accepted.


主持的部分科研项目

[1]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交通荷载作用下立体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失稳机理及对策”(52378355), 2024.1-2027.12.

[2]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填方网格状立体格栅加筋土挡墙的地震灾变机理及防控对策”(52078285), 2021.1-2024.12.

[3]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絮凝-真空预压-电渗联合处理吹填流泥的加固机理及固结理论研究”(51878402), 2019.1-2022.12.

[4]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格栅加筋三明治形混合填料挡土墙的变形机理研究”(51678352), 2017.1-2020.12.

[5]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格栅加筋Sandwich 形黏土-砂混合填料挡土墙的破坏机理及抗震性能研究”(51478255), 2015.1-2018.12.

[6]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桩承式加筋路堤动力特性研究”(50808119),2009.01- 2011.12.

[7] 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地震作用下格栅加筋混合填土挡墙的破坏机理及变形控制研究”(14ZR1416100), 2014.7-2017.6.

[8] 主持上海市优秀青年基金项目:交通荷载作用下软基加筋道路的应变软化特性研究”, 2008.1-2011.01.

[9] 主持横向项目:济阳路改造项目中路面差异沉降控制方法研究,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2018

[10] 主持横向项目:广州市第五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土石混合料高填方边坡工程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19

[11] 主持横向项目:广州市第六资源热力电厂二期工程边坡支护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增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20

[12] 主持横向项目:软弱地层叠交隧道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中心,2020

[13] 主持横向项目:高填方加筋土挡墙地震响应关键技术研究,广州环投花城环保能源有限公司,2021

[14] 主持横向项目:城市地下管网智能管理平台开发项目,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

[15] 主持横向项目:加筋桥台的静动力稳定性研究,上海浦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2

[16] 主持横向项目:花岗岩残积土剪切特性及室内模型试验研究,浙江华东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23


发明专利:

[1] 潘涛,刘喜东,刘飞禹等.上穿越隧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2110696 970.X, 授权时间: 20240719日。

[2]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一种真空电渗复合电极.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410054144.5, 授权时间: 20160525日。

[3]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长短型阴极间隔布置的真空-电渗联合加固软土地基的处理系统.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310258299.6,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4] 刘飞禹, 张乐, 王军, 蔡袁强. 真空预压联合电渗法加固软粘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201210425392.7,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5] 刘飞禹, 王逸杰, 王军. 一种增压式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1410054257.5,授权时间: 2017028日。

[6] 刘飞禹, 沈春春, 王逸杰, 王军. 吹填软土地基加固处理系统及网格式真空预压联用电渗法的处理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1510739224.9, 授权时间: 20170725日。

[7] 刘洪波,李水江,叶永康,曾威翔等. 应用于含石土质的热熔型可回收锚索的制造使用方法. 国家发明专利号: ZL 2022 1 0054804.4, 授权时间: 20231121日。

[8] 刘飞禹, 王攀. 一种适用于大型直剪仪的剪切盒.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420780501.1, 授权时间: 20150506日。

[9] 刘飞禹, 王攀. 三明治形加筋土.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420504423.2, 授权时间: 20150225日。

[10] 刘飞禹, 张乐, 王军, 蔡袁强. 真空预压法的立体式密封接头及真空预压法排水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201220565057.2, 授权时间: 20130904日。

[11] 刘飞禹, 林旭, 王军. 施加循环荷载作用的大型界面特性直剪仪. 实用新型专利号: ZL 201320416005.3, 授权时间: 20131225日。

[12] 刘飞禹, 宓炜, 王军. 真空预压室内模型试验装置. 申请号: 201410444468X, 受理时间: 20140903日。

[13] 刘飞禹, 陶宇. 热真空预压联合太阳能间歇供电电渗处治吹填土. 申请号: 201910503651.5, 受理时间: 20190612

[14] 刘飞禹, 曾威翔. 一种温控双向动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直剪仪. 申请号: 202111497931.3, 受理时间: 20211209日。


主编教材:

土木工程Python程序设计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24.1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

基础工程 工程经济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地下结构 房屋建筑学

研究生:

高等基础工程 土工合成材料及加筋土


上一条:刘文光

下一条:李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