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到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上党课

创建时间:  2021-07-01  裴志茹   浏览次数:

6月30日下午16:00,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为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上了上了一堂令人热血沸腾的党课。

194CD

本次党课由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郭战胜主持。郭战胜教授首先介绍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的情况。固体力学研究所针对世界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支部党员承担了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创新重大项目等课题,为推动国家和上海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19D1

学院党委书记郭兴明介绍了学院党建的整体情况、学院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举措,以及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推进情况与特色做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脉相承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主题党课。刘校长回顾了老上海大学办学初心,主动作为的历史传统,以及人才培养定位。他谈到,从老上大到新上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学校一脉传承的办学宗旨与使命,老上海大学在历史上所培养的一批批杰出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意义与成果所在。上海大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

136A5

刘校长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老上海大学的三大特点:一是红色基因,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二是开放办学,“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文化与理念;三是服务社会——开办学科切合社会实际需要,适应社会的教育改革。刘校长在回顾老上海大学历程中,总结了三点独特的精神特征:一是爱国奋斗、造福人民的担当精神;二是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求是精神;三是百折不挠、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

接着,刘校长总结了钱伟长老校长教育思想与老上海大学一脉相承的新上海大学办学理念:一则,从红色基因到钱伟长老校长提出的培养爱国者;二则,从开放办学到钱伟长老校长提出的“拆除四堵墙”;三则,从社会服务到钱伟长老校长强调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焕发时代新活力

刘校长表示,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办学不仅要拆除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更要在实际发展中,把国家需求与我们的发展紧密结合。他谈到,力工学院目前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学科作为上海大学的品牌之一,需要提早谋划优势,着眼发展。

刘校长强调,做研究应该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涵。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今天,基础知识要打牢,更重要的还要发展。力学学科是基础学科,服务于社会的面很宽,要切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让学科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他谈到,1984年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成立,钱伟长先生担任所长极具重要意义。而现在,学校将力学学科与土木工程紧密结合,正是希望两个学科能把思路、格局打开,建好新学院。

传承历史,明确己任,继往开来

接着,与会党员、骨干教师纷纷交流学习体会。支部党员教师李振海老师谈到,2019年7月入校,是力工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入校的教师,十分荣幸。这场报告令他心潮澎湃,觉醒时代中一幕幕光荣的历史,上海大学都参与其中,令他非常自豪,而老上海大学优良的传统也将在当下的上大教师们身上接续传承。

1528E

作为固体研究所党支部的一员,院党委书记郭兴明教授表示,刘校长讲党课让他感受颇深,校史常听常新;今天更听到校长对上海大学发展和建设的历程,以及学校对推进学院建设的期待。郭书记表示,钱伟长老先生留下了学科的品牌,而力工人将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当前发展的光荣使命。

国家教学名师陈立群教授表示,这场党课令他很受激励,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当下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困难,这将是所有力工学人共同的责任。

作为固体研究所党支部的一员,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田忠院长谈到,今天的党课很特别,刘校长把学院发展历程讲得非常透彻,这令他倍感自豪,也油然而生一股压力。他表示,钱伟长先生的精神,给予力工学院很大的期望,当前更感受到了刘校长、学校对学院的殷切期望。他谈到,不怕做不好,就怕原地踏步,每天往前迈一点,就能实现超越。

最后,刘校长向学院发展提出建议,力学学科有优良传统,有钱伟长先生的传承,更占据了人才优势突出的特点:1、要站在四个面向的高度,顶层设计,谋划学院总体发展方向;深化学院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形成合力思路,发挥人才优势。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最优势资源,建基础设施,以冲击高水平成果的学科基础设施,吸纳更多优质人才,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3、人才是关键,要用好学院优异的人才结构,引育并举用好从学科带头人、领导班子到骨干教师的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持续推陈出新,传帮带成的良好机制。

上一条:胡海岩院士来我校作“对工程科学教育的思考” 主题报告

下一条:叶志明教授为我院教师作师德师风建设讲座


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到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上党课

创建时间:  2021-07-01  裴志茹   浏览次数:   

6月30日下午16:00,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院士以“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为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上了上了一堂令人热血沸腾的党课。

194CD

本次党课由学院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郭战胜主持。郭战胜教授首先介绍固体力学研究所党支部的情况。固体力学研究所针对世界科学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支部党员承担了基金委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上海市创新重大项目等课题,为推动国家和上海市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19D1

学院党委书记郭兴明介绍了学院党建的整体情况、学院庆祝建党百年的重要举措,以及学院“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推进情况与特色做法。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脉相承

上海大学校长刘昌胜做“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上大精神”主题党课。刘校长回顾了老上海大学办学初心,主动作为的历史传统,以及人才培养定位。他谈到,从老上大到新上大,“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是学校一脉传承的办学宗旨与使命,老上海大学在历史上所培养的一批批杰出学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意义与成果所在。上海大学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始终把握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向。

136A5

刘校长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老上海大学的三大特点:一是红色基因,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实践的重要阵地;二是开放办学,“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式传播文化与理念;三是服务社会——开办学科切合社会实际需要,适应社会的教育改革。刘校长在回顾老上海大学历程中,总结了三点独特的精神特征:一是爱国奋斗、造福人民的担当精神;二是刻苦学习、勇于实践的求是精神;三是百折不挠、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

接着,刘校长总结了钱伟长老校长教育思想与老上海大学一脉相承的新上海大学办学理念:一则,从红色基因到钱伟长老校长提出的培养爱国者;二则,从开放办学到钱伟长老校长提出的“拆除四堵墙”;三则,从社会服务到钱伟长老校长强调的“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

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己任,焕发时代新活力

刘校长表示,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办学不仅要拆除壁垒,实现学科交叉融合,更要在实际发展中,把国家需求与我们的发展紧密结合。他谈到,力工学院目前是学校最年轻的学院之一,学科作为上海大学的品牌之一,需要提早谋划优势,着眼发展。

刘校长强调,做研究应该紧跟国际发展前沿,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材、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内涵。在瞬息万变、一日千里的今天,基础知识要打牢,更重要的还要发展。力学学科是基础学科,服务于社会的面很宽,要切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让学科在新时代焕发活力。

他谈到,1984年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成立,钱伟长先生担任所长极具重要意义。而现在,学校将力学学科与土木工程紧密结合,正是希望两个学科能把思路、格局打开,建好新学院。

传承历史,明确己任,继往开来

接着,与会党员、骨干教师纷纷交流学习体会。支部党员教师李振海老师谈到,2019年7月入校,是力工学院成立以来第一位入校的教师,十分荣幸。这场报告令他心潮澎湃,觉醒时代中一幕幕光荣的历史,上海大学都参与其中,令他非常自豪,而老上海大学优良的传统也将在当下的上大教师们身上接续传承。

1528E

作为固体研究所党支部的一员,院党委书记郭兴明教授表示,刘校长讲党课让他感受颇深,校史常听常新;今天更听到校长对上海大学发展和建设的历程,以及学校对推进学院建设的期待。郭书记表示,钱伟长老先生留下了学科的品牌,而力工人将责无旁贷的承担起当前发展的光荣使命。

国家教学名师陈立群教授表示,这场党课令他很受激励,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当下学科的发展有一定的困难,这将是所有力工学人共同的责任。

作为固体研究所党支部的一员,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张田忠院长谈到,今天的党课很特别,刘校长把学院发展历程讲得非常透彻,这令他倍感自豪,也油然而生一股压力。他表示,钱伟长先生的精神,给予力工学院很大的期望,当前更感受到了刘校长、学校对学院的殷切期望。他谈到,不怕做不好,就怕原地踏步,每天往前迈一点,就能实现超越。

最后,刘校长向学院发展提出建议,力学学科有优良传统,有钱伟长先生的传承,更占据了人才优势突出的特点:1、要站在四个面向的高度,顶层设计,谋划学院总体发展方向;深化学院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形成合力思路,发挥人才优势。2、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中最优势资源,建基础设施,以冲击高水平成果的学科基础设施,吸纳更多优质人才,打造学院核心竞争力。3、人才是关键,要用好学院优异的人才结构,引育并举用好从学科带头人、领导班子到骨干教师的人才梯队,建立人才持续推陈出新,传帮带成的良好机制。


上一条:胡海岩院士来我校作“对工程科学教育的思考” 主题报告

下一条:叶志明教授为我院教师作师德师风建设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