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张强

创建时间:  2020-06-17  裴志茹   浏览次数:

姓名:张强

职称: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减隔震试验

联系方式:zqiang88@t.shu.edu.cn


个人简介:

张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结构实验室负责人。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及国家电网、中石油集团等企业委托横向开发项目11项,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5篇,获授权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参编省部级标准1部,获上海市建筑科技进步奖1项,《Engineering Structures》、《振动与冲击》等期刊审稿人。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核岛厂房自适应变阻频隔震动力模型与响应控制,2025.07-2028.06,项目负责人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思维导向与实践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验课程改革,2025.05-2027.04,项目负责人

(3)横向项目:基于铁塔荷载监测数据的输电结构参数差异化设计研究,2025.03-2025.12,项目负责人

(4)横向项目:储气库交变注采工况岩心强度变化测试分析,2025.01-2025.09,项目负责人

(5)横向项目:碳酸盐岩储盖层基础物性分析实验,2024.02-2024.12,项目负责人

(6)横向项目:国网甘肃天水甘谷县供电公司生产综合用房隔震设计咨询及强震观测技术服务,2023.02-2023.12,项目负责人

(7)横向项目:甘肃酒泉花海330kV变电站主变隔震设计及实施,2022.03-2022.12,项目负责人

(8)横向项目: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体育艺术中心减震设计,2019.03-2019.12,项目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群强震下高层隔震结构提离摇摆倒塌全域动力模型及控制, 2024.01至2027.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软土地下空间异型结构地震动传递机制与级联效应研究, 2023.01至2026.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核电厂高静低动三维隔震系统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研究, 2021.01至2024.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CAP1400核电厂安全增强措施研究,2012.01-2020.12,项目主要参与人


部分研究论文

[1] Zihao Shen, Wenguang Liu, Qiang Zhang*. Tensile behavior of high-performance interlayer hybrid composites of polypropylene and glass fiber for civil engineering[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403(2023), 133017 .

[2] Feng Shang, Wenguang Liu, Qiang Zhang*, Hao Xu, Yan Guo. Shaking table test and seismic behaviour evaluation of viscous damping wall with amplification mechanism[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84(2023), 115974 .

[3] Wenguang Liu, Yixin Feng, Qiang Zhang*, Hao Xu. Dynamic model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ofa hybrid isolated system with tuned inerter damper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 163: 107551.

[4] 张强*,刘文光,何文福,等.地震作用下博物馆隔震结构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3,44:32-40.

[5] 刘涛,张强*,刘文光,岳圣. 新型自适应变刚度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地震响应分析[J]. 振动与冲击,2021,40(07):53-61+74.

[6] 严信,张强*,吴赛丰,等.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4,54(23):64-69.

[7] 刘文光,王宇端,张强*.双壳体核电厂空间减震结构的竖向动力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4,44(01):158-167.

[8] 尚峰,刘文光,许浩,张强*.单层与多层放大型黏弹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4,45(04):86-96.

[9] 刘文光,汤佳铃,张强*,等.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动力试验与数值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24,40(01):127-134.

[10] 何文福,黄祥博,张强*,许浩,刘文光. 黏滞阻尼器耗能增效减震系统理论及试验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21,34(05):879-888.

[11] 吴姜霖,杨巧荣,张强*,李雪. 高层隔震结构摇摆提离效应与易损性初探[J]. 结构工程师,2021,37(02):93-101.

[12] 高扬,张强*,刘文光,李腾. 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20,36(03):38-47.

[13] 刘文光,孙欣越,何文福,张强*,资道铭. 旋转型三维隔震体系试验研究及动力响应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7):47-55.

[14] 刘文光,张鑫,郭彦,张强*. 放大型黏滞阻尼墙的力学性能与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9,36(08):40-48.

[15] 刘文光,岳圣,张强*,等.高层隔震结构受拉损伤破坏界限设计理论及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2,41(21):168-175+189.


部分获授权国家专利

[1] 张强*, 刘文光, 吴铭智, 何文福, 许浩, 胡乐梅. 一种高效耗能减震工程结构体系: CN111827502A [P]. 2020-10-27.

[2] 刘文光, 张强*, 何文福, 许浩.一种复合窗户型阻尼器: CN202410601548[P]. 2024-06-28.

[3] 尚峰, 刘文光, 何文福, 许浩, 张强*. 一种高位连接耗能减震结构体系: CN113958019A [P]. 2022-01-21.

[4] 何文福*, 刘威, 王琨, 许浩, 张强*, 杨森. 一种装配式隔震结构体系: CN216156785U [P]. 2022-04-01.

[5] 刘文光, 尚峰, 许浩, 张强*, 何文福. 一种分离式预制组合隔震结构: CN216276274U [P]. 2022-04-12.

[6] 尚峰, 刘文光, 何文福, 许浩, 张强*. 一种高位聚合阻尼减震结构体系: CN216587112U [P]. 2022-05-24.

[7] 刘文光, 陈哲贤, 张强*, 许浩, 何文福. 一种装配式框架隔震结构: CN115341672A [P]. 2022-11-15.

[8] 何文福,康嘉志,许浩,张强*,刘文光.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 CN202110517515[P]. 2021-08-06.

[9] 何文福,尚峰,张强*,许浩,刘文光. 一种分离式预制组合隔震结构: CN202120197745[P]. 2021-12-10.

[10] 何文福,尚峰,张强*,许浩,刘文光. 一种位移反向放大的剪切型阻尼墙: CN202110109439[P]. 2021-05-11.


参编规范

[1] 模块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968-2021. 江苏省地方标准,2021.


获奖情况

[1] 厦门国际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建筑科技进步奖,2022.



下一条:朱炯亦


张强

创建时间:  2020-06-17  裴志茹   浏览次数:   

姓名:张强

职称: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结构减隔震试验

联系方式:zqiang88@t.shu.edu.cn


个人简介:

张强,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结构实验室负责人。主持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及国家电网、中石油集团等企业委托横向开发项目11项,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建筑结构学报》、《工程力学》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5篇,获授权国家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3项,参编省部级标准1部,获上海市建筑科技进步奖1项,《Engineering Structures》、《振动与冲击》等期刊审稿人。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项目:

(1)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核岛厂房自适应变阻频隔震动力模型与响应控制,2025.07-2028.06,项目负责人

(2)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思维导向与实践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及实验课程改革,2025.05-2027.04,项目负责人

(3)横向项目:基于铁塔荷载监测数据的输电结构参数差异化设计研究,2025.03-2025.12,项目负责人

(4)横向项目:储气库交变注采工况岩心强度变化测试分析,2025.01-2025.09,项目负责人

(5)横向项目:碳酸盐岩储盖层基础物性分析实验,2024.02-2024.12,项目负责人

(6)横向项目:国网甘肃天水甘谷县供电公司生产综合用房隔震设计咨询及强震观测技术服务,2023.02-2023.12,项目负责人

(7)横向项目:甘肃酒泉花海330kV变电站主变隔震设计及实施,2022.03-2022.12,项目负责人

(8)横向项目: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体育艺术中心减震设计,2019.03-2019.12,项目负责人

(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群强震下高层隔震结构提离摇摆倒塌全域动力模型及控制, 2024.01至2027.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软土地下空间异型结构地震动传递机制与级联效应研究, 2023.01至2026.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核电厂高静低动三维隔震系统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研究, 2021.01至2024.12, 项目主要参与人

(12)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CAP1400核电厂安全增强措施研究,2012.01-2020.12,项目主要参与人


部分研究论文

[1] Zihao Shen, Wenguang Liu, Qiang Zhang*. Tensile behavior of high-performance interlayer hybrid composites of polypropylene and glass fiber for civil engineering[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403(2023), 133017 .

[2] Feng Shang, Wenguang Liu, Qiang Zhang*, Hao Xu, Yan Guo. Shaking table test and seismic behaviour evaluation of viscous damping wall with amplification mechanism[J]. Engineering Structures, 284(2023), 115974 .

[3] Wenguang Liu, Yixin Feng, Qiang Zhang*, Hao Xu. Dynamic model and earthquake response ofa hybrid isolated system with tuned inerter dampers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2022, 163: 107551.

[4] 张强*,刘文光,何文福,等.地震作用下博物馆隔震结构响应分析[J].建筑结构学报,2023,44:32-40.

[5] 刘涛,张强*,刘文光,岳圣. 新型自适应变刚度隔震装置的力学模型和地震响应分析[J]. 振动与冲击,2021,40(07):53-61+74.

[6] 严信,张强*,吴赛丰,等.新型方钢管混凝土柱轴压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24,54(23):64-69.

[7] 刘文光,王宇端,张强*.双壳体核电厂空间减震结构的竖向动力试验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24,44(01):158-167.

[8] 尚峰,刘文光,许浩,张强*.单层与多层放大型黏弹阻尼器力学性能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24,45(04):86-96.

[9] 刘文光,汤佳铃,张强*,等.自复位浮置物隔震系统的动力试验与数值分析[J].世界地震工程,2024,40(01):127-134.

[10] 何文福,黄祥博,张强*,许浩,刘文光. 黏滞阻尼器耗能增效减震系统理论及试验研究[J]. 振动工程学报,2021,34(05):879-888.

[11] 吴姜霖,杨巧荣,张强*,李雪. 高层隔震结构摇摆提离效应与易损性初探[J]. 结构工程师,2021,37(02):93-101.

[12] 高扬,张强*,刘文光,李腾. 新型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隔振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J]. 世界地震工程,2020,36(03):38-47.

[13] 刘文光,孙欣越,何文福,张强*,资道铭. 旋转型三维隔震体系试验研究及动力响应分析[J]. 建筑结构学报,2021,42(07):47-55.

[14] 刘文光,张鑫,郭彦,张强*. 放大型黏滞阻尼墙的力学性能与试验研究[J]. 工程力学,2019,36(08):40-48.

[15] 刘文光,岳圣,张强*,等.高层隔震结构受拉损伤破坏界限设计理论及易损性分析[J].振动与冲击,2022,41(21):168-175+189.


部分获授权国家专利

[1] 张强*, 刘文光, 吴铭智, 何文福, 许浩, 胡乐梅. 一种高效耗能减震工程结构体系: CN111827502A [P]. 2020-10-27.

[2] 刘文光, 张强*, 何文福, 许浩.一种复合窗户型阻尼器: CN202410601548[P]. 2024-06-28.

[3] 尚峰, 刘文光, 何文福, 许浩, 张强*. 一种高位连接耗能减震结构体系: CN113958019A [P]. 2022-01-21.

[4] 何文福*, 刘威, 王琨, 许浩, 张强*, 杨森. 一种装配式隔震结构体系: CN216156785U [P]. 2022-04-01.

[5] 刘文光, 尚峰, 许浩, 张强*, 何文福. 一种分离式预制组合隔震结构: CN216276274U [P]. 2022-04-12.

[6] 尚峰, 刘文光, 何文福, 许浩, 张强*. 一种高位聚合阻尼减震结构体系: CN216587112U [P]. 2022-05-24.

[7] 刘文光, 陈哲贤, 张强*, 许浩, 何文福. 一种装配式框架隔震结构: CN115341672A [P]. 2022-11-15.

[8] 何文福,康嘉志,许浩,张强*,刘文光.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框架建筑减震结构体系: CN202110517515[P]. 2021-08-06.

[9] 何文福,尚峰,张强*,许浩,刘文光. 一种分离式预制组合隔震结构: CN202120197745[P]. 2021-12-10.

[10] 何文福,尚峰,张强*,许浩,刘文光. 一种位移反向放大的剪切型阻尼墙: CN202110109439[P]. 2021-05-11.


参编规范

[1] 模块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应用技术规程:DB32/T 3968-2021. 江苏省地方标准,2021.


获奖情况

[1] 厦门国际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上海市建筑科技进步奖,2022.




下一条:朱炯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