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我校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教授,2019全国模范教师、2019国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教学名师陈立群做客上海全媒体大型访谈节目——“沪上名师访谈录”,将他从教35年来的教学经验与育人理念娓娓道来。
“教学”与“科研”的融合
作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立群教授在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从事力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教学方面,他直面本科教学一线,而在科研上,他则是动力学与振动领域的专家。在陈立群教授看来,教学离不开科研的支撑,科研的结果可以转化为教学资源,最新科研成果需要及时输入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普及、传授给学生全新的学科概念,更能将具体的技术服务案例转化为教学的工程案例素材,充分实践学以致用、教学相长。然而,如何使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转化成教学案例,则极具挑战性。
这位主持过动力学与振动领域多项国家级和上海市重点科研项目的学者,在面对低年级本科学生教学时,尤为讲究教学方法与技巧。陈立群教授首先强调教学要比较形象生动:不能用一大堆公式,要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录制视频,动画形式等。第二,要尽量通俗,把最关键、最本质的问题用学生中学学过的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阐释,让刚刚接触课程的同学能够感兴趣。
原本艰深晦涩的学科知识,到了陈立群教授这里,总是深入浅出,以各种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出现,他曾用“大海的波涛起伏”、“鲜花的日开夜闭”、“钟摆的摆动”、乃至“经济发展的高涨和萧条”来描述“振动”,简洁明了的把学生们引入门,逐渐培养学生继续学习、研究的兴趣。
聚焦学生培养,养成科研品质
从教35年来,陈立群教授培养出非常多的优秀学生。从2001年担任博士生导师开始,陈立群教授共培养了31位学生从事高校教育事业,2人获优秀青年基金,2人受聘二级教授。谈到学生培养,陈教授道出了自己的经验:第一,用心、全面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专业愿景,他们的专业基础和能力;第二,根据他们的专业能力,帮助他们确立一个恰当的选题,让他们经过努力足以完成,同时又饱有意义;第三,及时干预,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要及时与他们讨论,不是替他们解决困难,而是要想办法,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处理问题。正是这听起来简简单单的三点经验,让陈立群教授带教的绝大多数博士学生,能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之内,顺利取得博士学位。
对于从事科学研究应具备的关键品质养成,陈立群教授是这样理解的,他认为最关键、最本质的品质,是要在对科研工作本身的狂热和痴迷,和对研究结果的冷静判断之间,保持一个恰当的平衡。平衡这种必要的张力,不可以偏于任意一方。具体来讲,各个学科各个职业都有不同的要求,当然也有共性的东西。在现代社会里面,科学研究是一种职业,它在思维研究方面要求更客观,更冷静,更有批判精神;在学科品质方面要求更执着,更专注,更有长线的观点。
发挥团队力量,促成科研成果
在陈立群教授的眼中,科学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更开放的系统,能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这一方面帮助我们完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通过团队的力量,去促进科研成果的不断达成。陈立群教授谈到,发挥团队力量,对于科研工作者意义重大。
陈立群教授近十年都自己带学生做科研,现在他也仍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大家以课题为目标,为了共同的事业聚在一起做研究。陈立群教授提到: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都有强项与弱项,而团队可以各强所强,每个人都充分肯定自己和别人的长处,强强联手,把事情做大做成。陈立群教授曾参加过两次国家科研基金项目,一次是作为合作方,一次则作为主持方,两次都取得了傲人的成果,其中一个项目更获得了国家科研二等奖。
当前世界格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蓬勃兴起,世界基础科研的板块在不断迁移,基础科学越来越重要。陈立群教授谈到,基础科学一直很重要,从国内来看,国内过去跟跑,赶超,却没有彰显出基础科学的重要性,如今则逐步重视基础科学了;对世界而言,现在新技术革命发展的日新月异,过去积累的科学研究成果大部分已经很迅速的转化,此时需要有更丰厚的积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我们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在学科建设、在教育教学改革上继续探索与推进。
陈立群教授是上海市教学团队“工科专业基础力学”负责人,也是上海市地方高水平创新团队“智能运载系统的力学基础”负责人,今年,他更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带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4大力学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继续孵化精品课程,不断深化育人成果。